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青岛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来源:中考网整合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06-08 19:13:43
17题
考点类型:概率类题目
答题要求:
(1)严格按照老师平时的要求细节答题。
(2)平均收益问题要分步写出概率。
易出错点:
(1)如果是游戏是否公平类题目,不要凭经验做题。
(2)要注意要求是画表格还是树状图。
18.题
考点类型: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答题要求:
(1)熟记常用三角函数的含义;理解坡度的定义
(2)计算要准确。
(3)写答,注意单位。
易出错点:
(1)记错定义.(2)计算错误
19.考点类型:统计题
答题要求:关键是审题,尤其重要的是审图。读题时,首先把两幅图的图名、x轴、y轴的意义弄明白。统计,就是信息的收集、整理,一般是通过抽查样本的数据特征估计总体的数据特征。
易错点:
(1)画图时不能用铅笔,条形统计图上标数,用尺子。
(2)每问必“答”
20.22题
考点类型:
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列不等式解应用题,
2.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3.二次函数的利润问题:一般以“每每”利润居多,要重点关注自变量是售价还是提价或降价;同时还要关注,有别的支出问题,要在总利润中减掉;当出现总利润≥某值时,要借助函数图象、一元二次方程进行综合判断;再就是要关注总利润的最值问题,不一定会在顶点处取到最值,可能在对称轴的一侧,利用增减性得到最值;现在复合函数类型比较常见,如:总利润W一般是由两个一次或二次函数根据利润公式经过加、减、乘混合成的函数,认真求出y1和y2是基础,正确表出总利润是关键。
4.二次函数的实际运用,向打高尔夫球、跳绳、秋千、喷泉、推铅球运动路线等等,特别关注是列二次函数关系式,有顶点时列顶点式,再代入一点就可求出a,从而得到关系式;若无顶点则需代入两个点求出两个待定系数,不会出现代入三点求a、b、c。
5.反比例与一次函数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易错点:
(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检验的步骤简写即可。
(2)设计方案需考虑所有可能情况,易丢解。
答题要求:
(1).设出未知数,列方程(组)或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结合或一次函数结合,列方程,求解,作答。
(2).根据已知条件判断两个变量是那种函数关系,一定要认真分析变量的关系,根据所学的三种函数关系的定义来判断,不能想当然的去计算。
21题
考点类型:三角形、四边形的有关知识结合。第一问一般是证三角形全等,第二问一般是开放性的问题。
易错点:判定与性质掌握不牢,推理不严谨,逻辑不严密。
答题要求:熟练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的格式,推理严谨,证明步步有据。
24.动点问题
(1)证平行:(2)证垂直:
方法有三角函数和相似三角形,归根结底是在直角三角形中确定一组相等的角,所以要把握图中不变的等角。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有可能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问题等等。
(3)证直角三角形:首选方法三角函数;其次为相似三角形,最后还可用勾股定理。
(4)证等腰三角形:首选两腰相等,其次三线合一,最后证平方相等。
(3、4都是分三种情况讨论,举例:如3,三个角为90°都要讨论,但其中可能会有某个角不可能为90°.)
(5)求面积的函数表达式:
a.常规思路:若为三角形面积,一般使用底×高÷2,第一步先确定这个三角形的底边,即能用含x的代数式表出一边,再用x表示高,特别是表示高的时候,一般使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因此,最常加的辅助线就是确定的那条底边上的高。另外,在这种题目当中,经常会出现特殊角度如:30°、45°、60°,当直角三角形中有一边可用含x的代数式表出,利用三角函数即可表示出另外的两条边,从而达到表示出面积的目的。
b.若图形为不规则四边形,一般思路用大面积减去各个能用x表示的小面积,小面积的表示方法同第一类方法介绍,重点还是首先确定能用x表示的边,其次添加辅助的高线,再表示出高,最后表示面积.
c.创新思路:若待求的三角形与图形中的某个三角形相似,就应该放弃常规思路用底×高÷2的三角形面积,而应在两个相似图形中抓住一对对应边,可能一边已知,但其对应边必须能用x表示出来,从而使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出待求图形的面积表达式。
特别提示:除作图用铅笔外,其余必须用同色笔答题!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