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青岛站 > 中考报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oppla 2015-09-21 11:07:46
第一节课,魏某某数学二层次,李某某数学一层次;第二节,语文课;第三节,魏某某化学一层次,李某某化学二层次;第四节,魏某某物理三层次,李某某物理二层次;第五节课,英语。这是青岛十五中高一12班一对普通同位的课表,学校实行了分层选课走班,他们选的课程很多都不一样,因此即使是同位,他们的课表也不一样。二者,只是学校高一高二939名学生,939张课表的一个具体缩影。
青岛十五中围绕打造“新人文”特色教育,结合实际,全面实施国家课程分层,学校课程、社团课程分类的选课走班制度,打破以学校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格局,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社会为中心、学科为中心的新型学习模式,初步实现了“学生有选择”的教育,为全面对接高考改革,切实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设计选课走班模式
国家课程实行分层选课走班模式。青岛十五中以生为本,将数学、物理、化学学科每个学科分为三个层次:一层次主要针对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三层次针对基础较好,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二层次针对介于一、三层次之间的学生。学生根据自愿原则,确定自己选择的层级与老师。
每一学段考试后不同层级之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整。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学段检测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评价,提出调整建议,在充分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调整,激发学生不断向前的动力。
学校课程、社团课程实行分类选课走班模式。青岛十五中目前共开设43门学校课程,学生通过学校选课系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实行走班教学。每个级部每周分别利用一个下午集中开设学校课程,保证学校课程顺利实施。
全校现有50多个学生社团,学生全员参与。学校出台专门的社团管理制度,对社团活动进行课程化管理。社团每次活动都有具体的执行方案,设计好活动目标、活动过程。借鉴古代“书院制”学习方式,为每一个社团配备辅导教师,进行系列主题学习。社团活动每学期不少于4次,学期末每个成员提交学习成果。
学校课程每学段每门课程开设8节,每节课两个小时,学分1分;每个社团每学期每次活动学分1分,每个学习成果学分3分,纳入学校学分评价体系。学分管理,保证了分类选课走班的实效。
创新设计过程管理制度
导师制,加强对学生个体管理。学校为每个学生配备成长导师,发挥教师的榜样引领和全员育人的作用。导师们定期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心理疏导、行为提醒、生涯规划等多方面指导和帮助,在更高层面上满足了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
学长制,加强学生个性成长。学校安排学有所成的高年级学生做低年级学生的学长。一方面,学长将本人进入高中后积累的生活、工作经验传递给新生,帮助新生合理规划高中生活。另一方面,在某些学科学有所成的学长,将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传递给学弟学妹,增进了学生间的交流沟通,提升了学生的成长效率。
学分制,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学校创建《青岛十五中学生手册》,详细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项标志性事件,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学校制定学分管理细则,学生的 “情感态度”、“出勤”、“作业”、“平时测试”、“模块测试”等日常表现都是学分的认定内容,有效强化了分层选课走班的过程管理。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