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青岛站 > 中考报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oppla 2015-09-21 11:07:46
创新构建课程体系
构建“一二三四五”新人文课程体系。一是围绕“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一中心;二是把握“行知合一、凸显人文”两个内涵;三是提升“人文、科学、艺术”三大素养;四是建设“基础型、探究型、涵养型、实践型”四类课程;五是实现“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五个培养愿景。目前,学校重点建设四类课程,支撑选课走班需求。
开设基础型课程,以学科素养教学为中心,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知识整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规律进行个性化教学。形式为国家课程的分层选课走班。
开设探究型课程,实现课堂知识的再延伸。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物理、化学组的“走进实验室”,设计了形式各异的实验探究课;生物组让学生在绿色生态园里探究各种生物培植、培养;信息组带领学生用电脑制作精美动画;通用组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简易材料,制作出富有创意的手工作品。形式为学校课程分类选课走班。
开设涵养型课程,通过“人文大讲堂”,先后邀请北京电影学院胡乐民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吴乐琴老师等20多名专家为学校师生举办精彩的讲座;同时,聘请70多位社会各界专家担任学校人文导师,对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提供指导。
开设实践型课程,全校创建了50多个社团,社团活动贯穿全年;近20门学校课程将课堂开到了校外,建立了实践学习基地;学校还开发 “曲阜泰山之儒家文化修学”等国内游学课程;法国卢瓦尔大区雷泽圣母高中、德国GAT文理学校等国际游学课程,让学生跨出青岛,走向世界。
创新加强过程增值评价
青岛十五中对师生加强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
所谓过程评价,即对学生实施学分制管理,制定《青岛十五中学分管理办法》,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考试成绩,促进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对教师,创建“分层走班背景下的教师评价系统”,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的适切性、教学的生成性、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等,通过学生对教师的阶段性测评、教师阶段性自评和阶段性课堂教学调研等形式了解真实情况、及时反馈,推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转变。
所谓增值评价,主要针对分层选课走班后,同一集备组老师所教学生水平、教学侧重点、达成目标都不相同,不能统一标准评价而设定。学校通过收集不同时间点上的测试结果,计算出各教学班学生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增值幅度和标准差,以此为基础,对教师个体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效果作出判断,进而帮助教师诊断教学,引导教师重视学生个体和不同团队的学习差异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加强针对性、适切性。
此外,学校还对教师增加团队评价。团队评价侧重对各个学科教研组集体业绩进行评价,目的是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解决少数教师单兵作战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家长委员会定期座谈、每学期一次的“学校开放月”活动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解释政策实施的目的、途径和要求,收集学生、家长、教师对选课走班方的意见与建议,并及时反馈,保障了选课走班制顺利实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陈如平说,青岛十五中全面选课走班的核心,是让学生拥有选择权,即拥有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习的权利,拥有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的权利。学校通过顶层设计、科学规划,逐渐形成了“一个中心、两种模式、三大制度、四类课程、五项保障”的选课走班实施体系,确保了学生学习权利的落实,这不仅使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更具操作性。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