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考网
青岛站
快捷导航   青岛中考政策指南   2018青岛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重点高中   论坛热帖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青岛站 > 中考报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新中考”明年初一新生试点实施(2)

来源:家长帮青岛站    作者:tatte    2016-09-22 23:22:04

说两句

  •   “新中考”明年初一新生试点实施

      教育部公布中考改革细节:推行“两考合一”体育课纳入计分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

      记者20日从教育部获悉,我国将在试点地区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学业水平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完成初中教育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主要依据,实现一考多用,减轻学生多次备考负担。

      针对“唯分数”“机械记忆”“加分项目不合理”等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表现突出的问题,教育部2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在试点地区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加强考试招生管理。

      意见明确,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说:“上高中不仅看学业成绩,还要看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情况,全面考查,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

      “在考试内容上,强调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 ”郑富芝说。

      此外,在成绩表达上,意见要求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重申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的要求,避免学生分分必争、过度竞争。

      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录取计分科目构成、关注个体差异、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语文、数学、外语统一作为考试科目。同时,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由试点地区确定其他纳入录取的计分科目,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增加学生负担。 ”郑富芝说,除此之外,要求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意见强调,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加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据了解,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确定由各地结合自身情况自行决定,试点地区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之外的其他地区,可以继续按照现行的招生录取方式进行招生。

      推行“两考合一”实现一考多用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办法与以往有何不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负责人。

      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与传统意义上的中考是什么关系?

      答:《指导意见》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既是学生初中毕业又是升学的基本依据,明确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多重功能。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近年来许多地方进行了“两考合一”的探索,但名称、要求不一,这次进行了统一规范。对于个别尚未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这次改革也给予了缓冲期。

      问:探索给学生一点自主选择的机会,该如何避免学生偏科?

      答:这项改革试点有三个重要前提:一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由于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所有科目考试,可以选择的只是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科目外的其他“录取计分科目”。因此,没有选择的科目也不能“不学”“不考”。二是建立在学业水平考试各门科目合格的前提下,不仅所有科目“要学”“要考”,而且都要达到“合格”。三是注重文理兼顾。为了防止出现偏科,学生在选择录取计分科目时,要做到文理兼顾,不能只选文科类科目,也不能只选理科类科目。

      问:这次改革的时间和进度是怎么安排的?

      答:《指导意见》明确了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一是加强省级统筹管理。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统一要求;选择有条件的地市进一步扩大综合改革试点;制订中考改革实施意见。二是以地市为主实施。三是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现在的初中在校生、非试点地市仍执行原来的考试招生办法不变。四是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据新华社)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2023中考]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招计划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考政策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一模

    中考二模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中考经验

    重点高中

    莱西六中

    城阳一中

    青岛五十八中

    青岛三十三中

    青岛第九中学

    胶州市第一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