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考青岛站 > 中考报考 > 中考资讯 > 正文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涵 2015-06-17 10:40:45
三、考生解读
整体上感觉耳目一新。今年的历史试题,出乎意料的“活”,比平常练习的那些题目活得多了,也是平常练习根本没有见过的新题目有同学可能要吃亏。这次不仅题目出得“活”,更重要的是,题目“新”,材料新颖,设问新颖。面对新情境、新问题,每个同学都需要在考场上开动脑筋、积极思索、认真作答。作答时需要调动的是全部心智素养,是整个初中阶段历史乃至跨学科的整体素养。这样,对每个同学来说就更显得公平。现在上上下下都讲创新,从今年的中考历史试题上,很明显可以看出创新的意蕴。由于题目“活”和“新”,大家的直观感受就是本次试题相对于平日的测试有一定难度。
对试题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是题目类型简约,只有选择、材料解析和学以致用三种题型,那些考查机械记忆的填空题等题型不见了。二是很多题目来源于身边的社会生活,既有时代感,又很接地气。比如有一道选择题,由“英国小王子上演《爸爸去哪儿了》的真人秀”引出瓷器的问题,现代时尚元素融入对传统文化的考查之中,立意特别新颖,感觉非常好,消除了考试的紧张感,考试后引起好多同学的热烈讨论。三是阅读量比以前加大,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材料,需要认真阅读,有的题目甚至要读多遍才能读懂。四是增加了对历史素养和人文情怀的考查,不少题目重在考查我们的历史素养、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
我想,历史这门功课,不仅是考查我们对知识的掌握,更是考查活学活用,考出我们面对历史现象的态度与立场,这对我们将来人生的发展,应该是有好处的吧。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